总纲 2019 年,根据《关于发布<天津大学课外体育锻炼必修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天大校学〔2019〕11 号),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学校对于本科生开始设置《体育锻炼》必修课。2021 年 8 月,学校下发了《天津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天大校发〔2021〕13 号),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多样化锻炼习惯和个性化运动偏好,对《体育锻炼》必修课。
一、《大学体育》必修课的设置 《大学体育》在本科生 大一、大二学年 开设,每学期 1 学分,合计 4 学分,课程性质为必修课。学生应按照要求完成课程学习,通过课程考核获得相应学分,以达到毕业条件要求。 二、《大学体育》选课及课程要求 (一)选课 (1) 学生须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在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指导下,按照《天津大学本科生选课管理办法》进行选课; (2) 原则上,未选课的学生不具备上课资格和考试。
总纲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天津大学 “三全育人”、“五育并举” 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加强本科生体育教学规范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现将本科生体育必修课有关规定说明如下: 第一条 体育课程设置 天津大学面向本科生开设 2 门体育必修课,分别是《大学体育》和《体育锻炼》。学生应按照要求完成课程学习,获得相应学分或通过课程考核,以达到毕业条。
1. 概述 北洋园校区 “恢复高考纪念墙” 位于大通学生中心西南侧的 太雷广场 之上,由天津大学 1977、1978 级校友创意构思并踊跃捐款建造,由我校 1977 级建筑学校友、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崔愷 操刀设计。 图片:北洋园校区恢复高考纪念墙 (图片来源:天大后勤) 2. 历史渊源 1977 年,中国大陆宣布恢复高考,深刻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
1. 概述 根据 2021 年 8 月 25 日签发的《天津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学校面向 2023 级本科生开设 2 门体育必修课程:《大学体育》、《体育锻炼》。学生应按照要求完成课程修读,获得相应学分或通过课程考核,以达到毕业条件要求。 2. 课程设置 2.1. 选课 学生须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在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指导下,按照《天津大学本科生选课管理办法》选择相应的体。
1.概述 北洋园校区 “天大之星” 纪念雕塑 位于湖心岛东侧水面、三问桥北侧,由我校 1977 级建筑学专业校友、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崔愷 为纪念 “天津大学星” 命名而设计和建成。 图片:北洋园校区 “天大之星” 纪念雕塑夜景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校友总会) 2.历史渊源 “天津大学星” 的命名缘起于 2017 年。为纪念入学 40 周年,也为推动母校在空天科学与工程领域。
1. 概述 北洋园校区 三问桥 位于校园湖心岛东侧的水面上,坐落在第 32 教学楼与天麟广场中间,于 2015 年随北洋园校区一起建成。它的名字来源于北洋大学老校长 张含英 著名的治学三问 “懂么?会么?敢么?” 图片:北洋园校区三问桥 (图片来源:北洋光影) 2. 历史渊源 提起三问桥,外人往往以为是纪念孔子 “三问”,殊不知这是一所名校历史深处的回响。它的名字源于北洋大学老 张含英 老校。
1. 概述 第 9 教学楼(简称:9 教、9 楼)位于卫津路校区北洋广场北侧,是卫津路校区的主楼,主要为学校机关部室的办公场所,因其灰墙绿瓦、古朴凝重,散发着浓重的古典气息,是天津大学的文化象征,常作为天津大学宣传材料的主要素材。 图片:卫津路校区第 9 教学楼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大学校友总会) 2. 历史渊源 1953 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创始人 徐中 教授设计了第 9 教学楼。 。
1. 概述 卫津路校区 “北洋大学堂” 纪念亭(简称:北洋纪念亭)位于北洋广场中轴线上,“北洋姐姐” 读书石像西侧,是天津大学 100 周年校庆纪念作品之一。学校师生、广大校友及游客常驻足于此,怀着眷恋、思念、向往和追求。在这里可以领悟北洋大学——天津大学一脉相连的文化精神。 图片:卫津路校区北洋大学堂风景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北洋光影) 2. 历史渊源 天津大学前身为北洋大学(北洋大学堂。
1. 概述 卫津路校区 张太雷烈士塑像(简称:太雷像)位于北洋广场西侧中轴线上,用于纪念杰出校友、革命先驱 张太雷 同志。 图片:卫津路校区张太雷烈士塑像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黄维旻) 2. 历史渊源 张太雷(1898 年 6 月 17 日 ~ 1927 年 12 月 12 日),江苏武进人,原名张曾让,字泰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中国共产党。
1. 概述 “梦成真” 三峡纪念石 位于卫津路校区东门国旗旗杆西北侧,取自三峡大坝坝基的花岗岩岩芯,是天津大学 110 周年校庆纪念品之一。 图片:卫津路校区 “梦成真" 三峡纪念石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 2. 历史渊源 “梦成真” 三峡纪念石 由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三峡总公司原副总经理,天津大学优秀校友,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北京校友会荣誉会长、第八届会长,袁国林 同志代表中国长江三峡。
1. 概述 卫津路校区 “北洋姐姐” 读书石像位于北洋广场中轴线上,“北洋大学堂” 纪念亭东侧,是天津大学 110 周年校庆纪念作品之一。 图片:“北洋姐姐”读书石像 2. 历史渊源 “北洋姐姐” 读书石像由中国建筑大师、天津大学教授 彭一刚 院士在天津大学 110 周年校庆时主持设计的纪念小品,安放在 “北洋大学堂” 石亭东侧的喷泉中央。 图片:秋季北洋广场上的 “北洋姐姐” 读书石像 (。
1. 概述 北洋园校区 宣怀广场 位于校园东侧,第 32 教学楼中央,以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创始人 盛宣怀 的名字命名。这里是天大学子增强凝聚力及身体素质的重要活动场地,在春暖花开的时节,不少天大学子手牵着风筝在宣怀广场上奔跑着,惬意享受明媚的春光。 图片:北洋园校区第 32 教学楼与宣怀广场 (图片来源:北洋光影) 2. 历史渊源 2.1. 盛宣怀 盛宣怀(1844 ~ 1916),字杏荪。
1. 概述 北洋园校区 太雷广场 位于大通学生中心南侧,以杰出校友、革命先驱 张太雷 同志的名字命名。这里白天是各种校园团体活动的聚集地,夜晚灯光闪烁,是散步观景的好去处。 图片:北洋园校区太雷广场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 2. 历史渊源 张太雷(1898 年 6 月 17 日 ~ 1927 年 12 月 12 日),江苏武进人,原名张曾让,字泰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 概述 位于北洋园校区 1895 行政楼南广场空旷的草地上,坐落着 “实事求是” 校训石。 图片:北洋园校区 “实事求是”校训石 2. 历史渊源 校训石由天大 1982 级机制班、铸造班、焊接班、锻压班、金相班全体校友、天大设计总院捐赠并设计。 3. 设计理念 校训石主体是一块重达 260 吨的巨石,北面 刻有前校长 赵天麟 题写的校训 “实事求是 ”;南面 纹理犹如林木亘贯、树大根深、枝。
1. 概述 为优化本科生体育课程免修机制,进一步落实分类培养原则,天津大学自 2023 ~ 2024 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实行体育课程免修预申请制度。符合条件的学生可申请免修《大学体育》和《体育锻炼》两门课程。 符合免修条件且有意愿申请 23242 学期(第二学期)体育课程免修的学生需及时报名申请。该学期开学后将不再开展相关课程免修申请工作。 以下介绍 2023 ~ 2024 学年第二学期体育课程免。
1. 概述 为优化本科生体育课程免修机制,进一步落实分类培养原则,天津大学自 2023 ~ 2024 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实行本科生的体育课程免修工作。符合条件的 2023 级本科生可申请免修《大学体育》和《体育锻炼》两门课程。 2. 申请条件 申请免修《大学体育》和《体育锻炼》两门课程的学生,需符合以下条件: 参加 2023 年度军训体能大赛 且总分高于 80 分 3. 申请时间 2023 年。
1. 概述 按照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教体艺〔2014〕3 号) 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有关要求,本科学生每个学年均需完成体质健康测试。 为确保安全有序地开展 2023 学年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工作,体育部制定了以下工作方案。 2. 测试项目 2.1. 体测项目(秋季学期) 男生: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50 米跑步、1000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