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微专业 ‘130’ 计划” 是指天津大学于 2025 年 6 月 28 日启动的微专业建设计划,其中 130 是指以 “1(以 1 个主修专业为核心,作为学生求索逐梦的领航标)- 3(以 3 类微专业为支撑,培养学生成为跨界精英的多面手)- 0(准入零门槛、衔接零壁垒、组合零限制)” 的培养模式,构建以主修专业为主干、微专业为拓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助力每一位天大学子成长为 “一专多精。
1. 概述 天津大学自 2025 ~ 2026 学年第一学期起开设 “碳中和” 微专业,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可自愿申请修读。 2. 基本信息 2.1. 报名人数 “碳中和” 微专业招生人数上限为 120 人。 3. 专业介绍 碳中和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路径,是国家推进 能源安全保障、高效资源循环、产业绿色转型 和 生态环境系统治理 的重要战略任务。随着 “双碳” 目标的深入实施。
1. 概述 天津大学自 2025 ~ 2026 学年第一学期起开设 “生涯发展与职业竞争力” 微专业,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可自愿申请修读。 2. 基本信息 2.1 招生人数 “生涯发展与职业竞争力” 微专业招生人数如下: 北洋园校区:30 人 卫津路校区:30 人 2.2. 学制年限 “生涯发展与职业竞争力” 微专业学制 1 年,最长修读年限 3 年。 2.3. 修读要求 适合天津大学对生涯规。
1. 基本信息 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辅修)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制:4 年 学位:法学学士 面向年级:2023 级本科生 2. 课程设置 表格:2023 级马克思主义理论(辅修)课程分类 分类 学分 默认课程类别 44 毕业设计(论文) 8 总计 52 2.1. 专业核心 表格:2023 级马克思主义理论(辅修)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是否必修 学。
1. 基本信息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辅修) 学院:数学学院 学制:4 年 面向年级:2023 级本科生 2. 课程设置 表格:2023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辅修)课程分类 分类 学分 默认课程类别 57 毕业设计(论文) 16 总计 73 2.1. 学科基础 表格:2023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辅修)学科基础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是否必修 学分 总课时 建议修读。
1. 概述 天津大学自 2023 ~ 2024 学年第一学期起开设 “储能” 微专业,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可自愿申请修读。 储能微专业面向储能行业就业和市场需求,为非储能专业学生提供 “通专融合” 教育,使学生对储能领域最新技术与发展有全面和深入的认知,培养储能领域懂政策、熟市场、会技术、能运营,具备前沿视野、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市场思维的 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 开课专业 储能微专业。
1. 概述 “创新创业证书/微学历” 项目是由天津大学宣怀学院联合研究生院、教务处推出的卓越人才培养项目,依托宣怀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联合学院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合作伙伴,精选具有实战经验教师团队,面向本、硕、博全学段各学院学生设计开发的 创新创业课程 项目。 2. 项目优势 2.1. 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 概述 为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天津大学自 2021 年春季学期起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微专业。 2. 专业优势 2.1. 背景 “十四五” 规划对新时代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一带一路” 倡议涉及多元跨境投资体系和庞大融资需求,工程行业转型升级中产融结合下的“投建营一体化”新商业模式,进一步推动工程项目投融资实践与创新,迫切需要具有金融、。
1. 基本信息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辅修) 学院:数学学院 学制:4 年 面向年级:2020 级本科生 2. 课程设置 表格:2020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辅修)课程分类 分类 学分 默认课程类别 57 毕业设计(论文) 16 总计 73 2.1. 默认课程类别 表格:2020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辅修)默认类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是否必修 学分 总课时 建议修。
天津大学教育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即选课系统,本科学生可用于进行查询课表、查询培养计划、选择课程等操作。 网址:http://classes.tju.edu.cn 账号:即学号,请通过迎新网查看 密码:2020级本科新生需自助激活获得密码 激活方式: 点击查看 本科学生使用学号和激活后的密码登录访问,可见到如下界面: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