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 位于北洋园校区,常被简称为 “地震大装置”,总建筑面积 7.6 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 15 亿元人民币,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十三五” 规划》中的优先启动建设项目,也是天津大学、天津市承建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图片:国家大型地震模拟研究设施实验中心正门 a[data-fancybox="gallery"] { displ。
1. 概述 特藏阅览室 坐落于北洋园校区郑东图书馆,是集保护、展览和宣传特藏资源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区域,收藏图书主要包括原版西文教科书以及冯骥才的文学作品和其主编的文化遗产档案。 图片:北洋园校区郑东图书馆特藏阅览室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图书馆) 2. 地理位置与开放时间 地点:郑东图书馆四层西区 415 室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 09:00 ~ 16:30 3. 设计风格 特藏阅览室内。
1.概述 汉白玉校徽石 位于北洋园校区湖心岛东侧,天麟广场与 三问桥 交界处,是重要的校园景观与文化符号,由天津大学香港校友会于 120 周年校庆之际捐赠。 图片:北洋园校区汉白玉校徽石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 2.历史渊源 2015 年 10 月 2 日在天津大学 120 周年双甲子华诞之际,天津大学香港校友会将 校徽石 赠与母校。 2015 年 10 月 1 日上午,天津大学香港校友会校徽。
1. 概述 北洋园校区 “恢复高考纪念墙” 位于大通学生中心西南侧的 太雷广场 之上,由天津大学 1977、1978 级校友创意构思并踊跃捐款建造,由我校 1977 级建筑学校友、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崔愷 操刀设计。 图片:北洋园校区恢复高考纪念墙 (图片来源:天大后勤) 2. 历史渊源 1977 年,中国大陆宣布恢复高考,深刻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
1.概述 静音舱 是北洋园校区郑东图书馆内设置的若干独立的密闭空间,旨在为读者接打电话、线上面试和视频会议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同时其绝佳的隔音效果也不会打扰到其他读者。读者可按需自助使用静音舱。 2. 分布地点 郑东图书馆内共设置有 4 台静音舱: 二层、三层:位于北区西侧楼梯口,服务台旁检索区 三层、四层:位于南区东南拐角处 图片:郑东图书馆北区和南区静音舱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图书馆。
1. 概述 天津大学在两个校区均设置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同时可容纳约 3000 人参与运动。体育场馆在非上课时间对学生开放使用。为了合理安排体育活动规划,部分室内场地需提前通过微信公众号 “天津大学场馆服务” 线上预约后方可使用。 2. 卫津路校区 2.1. 场地设置 卫津路校区体育场馆建筑总面积 9.2 万平方米,目前设置有以下体育场馆(数据截止至 2024 年 8 月): 室外场地 。
1.概述 北洋园校区 “天大之星” 纪念雕塑 位于湖心岛东侧水面、三问桥北侧,由我校 1977 级建筑学专业校友、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崔愷 为纪念 “天津大学星” 命名而设计和建成。 图片:北洋园校区 “天大之星” 纪念雕塑夜景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校友总会) 2.历史渊源 “天津大学星” 的命名缘起于 2017 年。为纪念入学 40 周年,也为推动母校在空天科学与工程领域。
1. 概述 北洋园校区 三问桥 位于校园湖心岛东侧的水面上,坐落在第 32 教学楼与天麟广场中间,于 2015 年随北洋园校区一起建成。它的名字来源于北洋大学老校长 张含英 著名的治学三问 “懂么?会么?敢么?” 图片:北洋园校区三问桥 (图片来源:北洋光影) 2. 历史渊源 提起三问桥,外人往往以为是纪念孔子 “三问”,殊不知这是一所名校历史深处的回响。它的名字源于北洋大学老 张含英 老校。
1. 概述 北洋园校区 宣怀广场 位于校园东侧,第 32 教学楼中央,以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创始人 盛宣怀 的名字命名。这里是天大学子增强凝聚力及身体素质的重要活动场地,在春暖花开的时节,不少天大学子手牵着风筝在宣怀广场上奔跑着,惬意享受明媚的春光。 图片:北洋园校区第 32 教学楼与宣怀广场 (图片来源:北洋光影) 2. 历史渊源 2.1. 盛宣怀 盛宣怀(1844 ~ 1916),字杏荪。
1. 概述 求实会堂 是天津大学面积最大的会议场地,原址位于卫津路校区北洋广场南侧(今为第 25 教学楼),现位于卫津路校区第 32 教学楼南部、宣怀广场南侧。 2. 历史渊源 历史上的卫津路校区求实会堂原为大礼堂,于 1950 年代修建,由刘锡良教授主持设计,大体坐落于现第 25 教学楼 A 座的位置。北侧是北洋道,西侧靠天南街。 1980 年代,学校对大礼堂进行改建,设置有固定座位二千多个,。
1. 概述 第 32 教学楼(简称:32 教、32 楼)位于北洋园校区东侧,是北洋园校区的主楼,主要为理学院教学组团的办公场所,因其圆弧形的外观与古罗马角斗场十分相似,被天大校友亲切地称为 “斗兽场”。 图片:北洋园校区第 32 教学楼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图书馆) 2. 设计理念 第 32 教学楼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 1981 届校友 崔愷 领衔团队设计,主要设计人员包括:。
1. 概述 北洋园校区 太雷广场 位于大通学生中心南侧,以杰出校友、革命先驱 张太雷 同志的名字命名。这里白天是各种校园团体活动的聚集地,夜晚灯光闪烁,是散步观景的好去处。 图片:北洋园校区太雷广场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 2. 历史渊源 张太雷(1898 年 6 月 17 日 ~ 1927 年 12 月 12 日),江苏武进人,原名张曾让,字泰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 概述 位于北洋园校区 1895 行政楼南广场空旷的草地上,坐落着 “实事求是” 校训石。 图片:北洋园校区 “实事求是”校训石 2. 历史渊源 校训石由天大 1982 级机制班、铸造班、焊接班、锻压班、金相班全体校友、天大设计总院捐赠并设计。 3. 设计理念 校训石主体是一块重达 260 吨的巨石,北面 刻有前校长 赵天麟 题写的校训 “实事求是 ”;南面 纹理犹如林木亘贯、树大根深、枝。
1. 概述 北洋园校区大通学生中心(简称:大通中心)位于中区湖心岛西侧,校园中轴线尽头,于 2015 年落成,是北洋园校区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和举办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学校保障教学科研工作、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的重要载体。 2. 历史渊源 大通集团创立于 1992 年,其董事长李占通先生是天津大学 1983 级机械学院的校友,毕业后曾留任机械学院辅导员,在学期间就积极参加学生活动,担任辅导员后。
1. 概述 北洋园校区 “一站式” 学生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将面向学生提供的各种服务及管理职能进行有效整合,可提高常见学生服务的处理效率。 2. 服务信息 表格:北洋园校区学生服务中心 服务信息 办公地点 齐园 14 斋一层 办公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 08:30 ~ 12:00,13:00 ~ 19:30每周六 08:30 ~ 12:00,13:00 ~ 17:30(节假日按照学校。
1. 概述 “日新书斋” 坐落于北洋园校区郑东图书馆,是以明式实木家具和中华文化典籍共同打造的充满浓郁中国古典文化气息的收藏、阅览、交流的多功能区域。 图片:北洋园校区郑东图书馆日新书斋 (图片来源:天大图书馆) 2. 历史渊源 书斋的名称 “日新” 取自前校长赵天麟在 1925 年北洋大学三十周年校庆祝词中的 “形上形下,聚精会神;人文渊薮,日新又新”,也取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
1. 概述 天津大学学生宿舍均安装有空调。新生入住后可根据 宿舍全体人员 的统一意见,自行决定是否办理空调租赁业务。 2. 时间和地点 2.1. 新生报到期间 每年新生入学迎新期间,空调厂商将在学生宿舍园区设置集中办公地点,学生可自行前往办理。 表格:2024 年新生报到期间空调厂商集中办公服务 服务信息 时间 2024 年 8 月 22 日 地点 卫津路校区鹏翔学生公寓北洋。
1. 概述 天津大学在学生宿舍、教学楼安装了供暖系统,可在冬季提供暖气热源。 2. 供暖时间 校园供暖时间与天津市相同。依据《天津市供热用热条例》规定,天津市供暖期为 当年 11 月 15 日至次年 3 月 15 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全市人民温暖过冬,结合每年天气情况,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将与气象综合会商,报市委、市政府批准,适当 提前 和 延后 供暖时间。 表格: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