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2025级新生群:646938821( )提供 侵权必究

“智慧水运工程” 微专业

作者:肖楷歆   最后编辑于: 2025-9-08 15:53  浏览量:188

1. 概述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和智能与智算学部于 2025 ~ 2026 第一学期起开设 “智慧水运工程” 微专业,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可自愿申请修读。

2. 基本信息

2.1. 招生人数

“智慧水运工程” 微专业面向在校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和船舶与海洋工程本科三年级 学生招生,人数上限待定。

2.2. 修读要求

“智慧水运工程” 微专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 5 门课程的学习,修满总计 14 学分,即可获得 智慧水运工程微专业 证书。

3. 专业介绍

3.1. 专业背景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港口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和国民经济的关键节点,正面临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转型的 重大机遇

交通运输部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以建设世界一流强港为目标,推动港口绿色、智慧转型发展,从自动化码头建设到港口智慧升级,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引擎,港口高质量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港口服务质效不断增强。然而,目前传统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只涉及 了部分相关课程,尚未 建立完善、系统的智慧水运工程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满足 现有的智慧港口和航道建设的人才需求,亟需 尽快补充和完善。

3.2. 培养目标

“智慧水运工程” 微专业面向 “交通强国” 与 “新基建” 战略需求,培养掌握 人工智能技术水运工程 深度融合的 复合型人才 ,支撑智能港口、数字航道、自动化码头等新兴领域发展。掌握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 AI 核心技术 在水运工程中的创新应用方法等知识体系;具备运用 AI 工具解决港口调度优化、航道智能监测等 工程能力 ;具备了解智慧水运前沿趋势,适应新工科背景下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等的 行业视野

4. 课程设置

“智慧水运工程” 微专业课程形式为数智赋能课,课程体系包括 大数据分析理论与方法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AI + 水运工程5 门课程,同时结合新工科毕设,以 AI 赋能课程 为基础,涵盖了人工智能、管理学、运筹学、工程学等多学科专业。

图片:“智慧水运工程” 微专业课程体系介绍

“智慧水运工程”微专业课程体系介绍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教务处)

其中《大数据分析理论与方法》先导课程《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专业课程 ,结合智慧港口和航道建设,人工智能和水运工程技术深度融合,全新课程开设。《AI + 水运工程》能力提升课程产教融合课程 ,参与授课教师来自 天津港中交第一航务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授课内容包括智慧港口设计关键技术、智慧港口建设案例详解、绿色航道建设等,重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所需的 综合实践技能

图片:“智慧水运工程” 微专业课程体系

“智慧水运工程”微专业课程体系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教务处)

图片:“智慧水运工程” 微专业课程体系规划

“智慧水运工程”微专业课程体系规划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教务处)

5. 师资力量

“智慧水运工程” 微专业课程由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港口工程系和智能与智算学部部分教师担任。

课程还配备有教授、设计大师、工程师等组成的产学研融合的教学天团,该教学天团深度融合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通过 "三层次" 培养体系确保教学实效:在 理论 层面,由顶尖学者讲授 前沿课程 ;在 实践 层面,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学习天津港智能化等 真实案例 ;在 创新 层面,科研团队带领学生参与智慧港口建设等 实际项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