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2025级新生群:646938821( )提供 侵权必究

“智能国际传播” 微专业

作者:张斯诺   最后编辑于: 2025-7-28 21:06  浏览量:135

1. 概述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自 2025 ~ 2026 学年第一学期起开设 “智能国际传播” 微专业,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国际传播的素养以及善于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去进行国际传播的素养。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可自愿申请修读。

2. 基本信息

2.1 招生人数

“智能国际传播” 微专业面向本科生招生(专业不限,年级不限),上限 30 人。

2.2. 修读要求

“智能国际传播” 微专业学制灵活,学生在校期间修满 6 门课程共 12 学分,完成课程考核,即可获得 “智能国际传播” 微专业证书。

3. 专业介绍

3.1. 目标定位

智能传播国际传播 是新闻传播学新增的两个二级学科方向。智能传播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如何改变传播生态;国际传播培养面向全球、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人才。

3.2. 培养目标

“智能国际传播” 微专业结合天津大学现有人才培养优势和新媒体与传播学院 “文工融合” 的教学与科研优势,培养学生基于过硬专业优势,掌握传播技术技能,具备国际传播素养,帮助学生未来能够活跃于推动社会发展的各领域,深度参与国家治理、社会沟通与文化传播和国际交流。

未来领军人才一定要有很强的 国际传播的素养,一定要有很强的善于利用人工智能等 现代科技手段去进行国际传播的素养。培养的核心素养如下:

3.2.1. 内容生产核心能力

掌握文本、音视频、数据新闻等多模态内容生产的能力,聚焦国际传播规律认知,提升跨文化传播的综合素养与实践效能。

3.2.2. 数据驱动的传播分析与可视化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能力。掌握媒体数据分析、用户行为研究、数据可视化等核心技术,增强数据思维与实战能力。

3.2.3. 跨文化理解与跨学科融合创新传播能力

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与跨学科融合创新能力。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差异与沟通策略,结合案例分析与项目实践开展创新传播的能力。

4. 课程体系

4.1 课程方案

图片:“智能国际传播” 微专业 2025 ~ 2026 学年课程方案

(图片来源:天大教务处)

4.2 课程介绍

4.2.1. 理论基础
  • 《从新闻看世界》:洞察全球时局 · 解码热点趋势 · 把握政策动向
  • 《数字新闻传播概论》:掌握全媒体技术平台思维 · 培养整合传播能力
4.2.2. 前沿视野
  • 《网络国际传播导论》:系统解析国际传播概念/理论/案例与技巧,培养学生国际传播实践能力
  • 《智能传播导论》:剖析智能媒体技术与应用 · 革新研究视野与思维维度
4.2.3. 应用实践
  • 《零基础入门 Python 数据分析》:零门槛掌握 Python,培养数据分析与挖掘的理论知识和实战技能。
  • 《人工智能可信:挑战与破解》:对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鲁棒性、数据隐私与安全等多角度学习与分析。
  • 《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媒体数据素养养成与技能提升于一体,构建完善的新媒体数据分析及应用知识体系。
  • 《科技叙事与国际视听》:掌握视听语言创作规律与新媒体传播策略,面向全球受众传播科技成果。
  • 《人工智能内容生产与治理》:深研生成式 AI 在内容生产领域的应用规律与治理规则,掌握使用生成式 AI 开展内容生产的技能。
  • 《智能数据可视化传播》:掌握视听语言的创作规律与新媒体传播策略,面向全球受众传播科技成果。

5. 师资团队

图片:“智能国际传播” 微专业代表性师资

(图片来源:天大教务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