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2025级新生群:646938821(
)提供 侵权必究
“解码生命” 微专业
作者:肖诗妍 最后编辑于: 2025-10-31 22:13 浏览量:108
1. 概述
在 AI 与生命科学深度融合的时代,我们以基因为核心主线,贯穿生命健康的六大关键领域。从生命初始的发育编程调控,到成长过程中的病原体与宿主基因博弈;从肿瘤突变的遗传溯源,到基因检测的精准侦察;从纳米药物的靶向治疗,到AI诊疗的智能决策 —— 构建了一套完整的「 生命密码 」破译体系。
本专业依托基因编辑技术、多组学分析技术与 AI 生物计算三大前沿科技,围绕 “疾病发生 - 预测 - 干预 - 治疗 ”全链条,打造一门融合生物学、医学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健康攻防实战课程。
2. 基本信息
2.1 招生人数
“全球治理” 微专业面向天津大学所有在校本科学生招生,专业不限,年级不限,人数上限待定。
2.2. 修读要求
“全球治理” 微专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 6 门核心课程的学习,通过课程考核,获得本项目所要求的全部 12 学分,即可申请获得 “解码生命” 微专业证书。
3. 专业介绍
3.1. 培养目标
3.1.1. 知识体系构建
从疾病发生发展出发到检测和治疗,系统掌握基因编辑、多组学分析、纳米医学等核心理论,理解AI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结构预测与药物筛选中的应用原理。
3.1.2. 技术能力培养
具备开展基因功能研究、AlphaFold 蛋白结构预测、NGS 测序数据分析及基于机器学习的疾病诊断等实践技能。
3.1.3. 科研素养提升
形成 “基因维度思考生命健康” 的科研范式,培养严谨的科研思维与批判性分析能力,强化科研伦理意识。
4. 课程设置
图片:“解码生命” 微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方案
(图源:天津大学教务处)
5. 课程简介
5.1. 理论基础类课程
- “发育密码”:发育基因解密、生命演化导航、器官再生智造;
- “病原暗战”:病原宿主博弈、流行毒株分析、病原种类鉴定;
- “肿瘤突围”:遗传变异溯源、治疗靶点挖掘、单细胞数据解读;
- “纳米机器人”:精准靶向治疗、蛋白调控技术、纳米材料设计.
5.2. 应用实践类课程
- “基因侦察局”:基因检测原理、NGS 数据分析、癌症基因图谱
- “AI 诊疗室”:医学影像诊断、影像智能解读、临床辅助决策
6. 代表性师资
6.1. 王涛
英才教授,天津市人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生物学博士。
- 研究方向:分子微生物与分子免疫
- 研究领域:病毒免疫、肿瘤治疗、病原检测、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安全
6.2. 王生
英才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获得者,天津大学材料学博士。
- 研究方向:免疫治疗、铁死亡、靶向蛋白降解
- 研究领域:纳米药物、肿瘤诊疗。
6.3. 吕春婉
英才副教授(特聘研究员),天津市人才,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药理学博士。
- 研究方向:肿瘤免疫学、免疫治疗与基因治疗
- 研究领域:胰腺癌、结直肠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基于分子机制研发新型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6.4. 武晓丽
英才副教授(特聘研究员),南开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
- 研究方向:纳米生物医学
- 研究领域:硒纳米药物和纳米中药调控肿瘤和炎症疾病免疫微环境的作用
6.5. 张丽琳
副教授,天津大学生物分子工程专业博士。
- 研究方向:酵母遗传学、酵母合成生物学
- 研究领域:聚焦畜禽养殖疫病防控,利用现代合成生物学、免疫学等理论开展以酿酒酵母为底盘的新型高效生物防控产品研发,系统提升机体抗感染防御新体系
6.6. 张蕾
副教授,美国奥本大学计算机系博士。
-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
- 研究领域:行为相关的疾病早期发现与诊疗。基于多种模态信息的医学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