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2025级新生群:646938821(
)提供 侵权必究
“中文创意写作” 微专业
作者:钟文超 最后编辑于: 2025-7-30 15:05 浏览量:19
1. 概述
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自 2025 ~ 2026 学年第一学期起开设 “中文创意写作” 微专业,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可自愿申请修读。
2. 基本信息
2.1 招生人数
“中文创意写作” 微专业面向大二及以上年级全日制本科生招生(专业不限,年级不限),上限 100 人。
2.2. 修读要求
“中文创意写作” 微专业在 卫津路校区 授课,采取互动式、研讨式、工坊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教学方式,学制 2 年。学生需在学习期间修完以下 15 学分的课程,完成课程考核,方可获得 “中文创意写作” 微专业证书:
- 核心必修课:选满 5 门共 9 学分
- 选修课:任选 2 学分
- 实践课:选 1 门课程共 4 学分
3. 专业介绍
3.1. 培养目标
“中文创意写作” 微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多文体写作与 AI 融合技术,胜任文化创意产业及公共文化服务的高层次创意写作人才,具备以下能力:
- 夯实多文体写作实务能力:系统掌握包括文学创作(小说、诗歌、剧本、非虚构写作)和应用写作(公文、报告、策划案)在内的多种文体写作规律、特点与技巧。
- 掌握 AI 生成式写作融合应用能力:理解人工智能在写作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学习运用生成式AI工具辅助创意构思、文本生成、内容优化与流程效率提升。
- 提升创意产业项目策划与协作能力:聚焦文化创意产业核心需求,培养针对影视剧本、新媒体内容等领域的专业策划能力和写作实践技能。
4. 课程体系
4.1. 课程方案
“中文创意写作” 微专业按照以下思路设置课程方案:
- 硬核技能全覆盖:从严谨的公文与申论写作,到充满想象力的创意写作,再到前沿的人工智能写作……让你精通各类文学类型文体,职场、创作双线制胜!
- 名师作家亲授:人文艺术学院名师、知名作家、资深编辑、行业大咖组成导师团,实战经验倾囊相授,带你从理论到创作,从投稿到发表,全程护航!——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创作工坊实战:小说工坊、剧本围读——沉浸式写作训练,让每一份作业都可能成为你的代表作!
- 跨界资源联动:联合影视、广告、出版行业,优秀作品直推文学赛事、自媒体平台、影视改编,让你的文字真正被看见!
- 多种选修课任选:从小说到非虚构写作、从诗歌到影视,从方法到创作,从理论到阐释,让你选课游刃有余!
- 15 学分高效进阶:短周期、高浓度课程,不耽误主专业,却能让你的简历多一个抢眼标签!
表格:“中文创意写作” 微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
写作 A(核心课) | 32 | 2 | 春季学期 |
写作 B(核心课) | 32 | 2 | 秋季学期 |
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翻转)(核心课) | 32 | 2 | 秋季学期 |
创意写作基础理论(核心课) | 16 | 1 | 秋季学期 |
人工智能与创意写作(核心课) | 32 | 2 | 春季学期 |
科学与人文:跨学科交互式写作与实践(选修课) | 32 | 2 | 春季学期 |
非虚构文学写作(线上)(选修课) | 16 | 1 | 秋季学期 |
小说概论(选修课) | 32 | 2 | 秋季学期 |
西方文学名著与电影赏析(选修课) | 32 | 2 | 春季学期 |
短篇小说阐释与创作(选修课) | 32 | 2 | 春季学期 |
中文基本技能培训(选修课) | 32 | 2 | 春季学期 |
中国现代诗歌经典导读(选修课) | 32 | 2 | 春季学期 |
中国经典小说解读与创意写作(线上)(选修课) | 16 | 1 | 春季学期 |
文章与写作实践(实践课) | 16 | 4 | 春季学期 |
注:
① “中文创意写作” 微专业主要通过学习平台 线上学习;需要教学互动时,教室可根据需要进行线下见面课或线上直播;
② 天大在读本科生修读微专业课程时不受 通识选修课程(校任选)的 选课类型、数量限制,课程成绩 计入加权成绩;
4.2. 课程介绍
表格:“中文创意写作” 微专业部分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 | 课程介绍 |
---|---|
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翻转) | 本课程为中文创意写作微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主要讲解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常用应用文的写作特点、写作技巧、格式要求、行文规范和修改方法等,讲解人工智能辅助应用文写作与修改。 |
写作 B |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旨在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阐述常见文体的基本知识与写作要求,学习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散文、说明文、评论、杂文和应用文等常见文体写作,指导学生写作实践。 |
中国经典小说阐释与创作 | 本课程主要通过对古今经典小说的深度解读,从《搜神记》《世说新语》、唐传奇、明清小说到《红高粱》《白鹿原》《游园惊梦》《霸王别姬》等,培养小说鉴赏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本课程为中文创意写作微专业选修课程,采用线上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和经典文本分析。 |
人工智能与创意写作 | 本课程为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开设的全校通识课与微专业核心课,系统介绍人工智能生成式创作软件,学习各种文体的创意写作训练。 |
创意写作基础理论 | 本课程为中文创意写作微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通过讲解西方创意写作的发展史,创意写作机制建构对青年作家的培养模式,创意写作的基本理论方法,让学生了解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在地化的过程和方法论的可操作性。 |
西方文学名著与电影赏析 | 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以古希腊至20世纪欧美文学发展过程中,各时期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主线,系统全面的史论讲解结合影音形式,对西方文学名著进行深入解读和讨论。 |
科技与人文:跨学科交互式写作与实践 | 本课程为中文创意写作微专业选修课,主要选取理工农医等专业的自然科学大家所撰写的自传、回忆录、科普文章、艺文杂谈等文本,在细读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其写法之得失。 |
中文基本技能训练 | 本课程为中文基本技能培训课程为中文创意写作微专业选修课,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将中文理论教学与中文实用能力培养相结合,着力培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
短篇小说阐释与创作 | 本课程为 “中文创意写作” 微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讲解如何细读并阐释中外现当代短篇小说,并通过仿写训练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故事架构能力和小说创作能力。 |
中国现代诗歌经典导读 | 本课程为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也可作为通识课程。课程主要讲授 “五四” 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国现代诗歌思潮与流派、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等内容。 |
非虚构文学写作 | 本课程为 “中文创意写作” 微专业的选修课,也是通识教育和公共教育的重要形式,主要讲述非虚构写作的类型、题材与实践。 |
5. 项目特色
“中文创意写作” 微专业具有以下特色:
5.1. 核心技能
通过 15 学分课程,使学生掌握以下技能:
- 文学创作:小说、诗歌、非虚构,点燃你的文学梦想
- 影视剧本创作:从构思到台词,打造你的故事王国
- 文化创意策划:品牌叙事、IP 开发,挖掘商业价值
- 人工智能辅助创作:AI 工具助力灵感迸发
5.2. 特色模块
- 工作坊实战:作家、编剧、媒体人面对面指导
- 跨学科融合:结合艺术、设计、科技,拓宽创作边界
- 作品孵化:优秀成果推荐发表
5.3. 适合人群
“中文创意写作” 微专业适合以下学生:
- 渴望提升写作竞争力
- 热爱文学创作
- 想发表文学作品
6. 师资团队
- 王用源:现任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 “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 课程。
- 万晓高: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 “写作 B” 课程。
- 张黎明: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乔治 · 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助理、中文系主任。主讲 “中国经典小说阐释与创作” 课程。
- 史静: 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中文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中文创意写作微专业负责人。主讲 “人工智能与创意写作”、“小说概论” 课程。
- 韩旭东: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老舍研究会理事,主讲 “创意写作基础理论”、“写作 A” 等课程。
- 滕爱云: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讲 “西方文学名著与电影赏析” 课程。
- 杨君宁: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著有小说集《奥森巴赫之眼》,获 2018 中山大学桐山基金奖助,主讲 “科技与人文:跨学科交互式写作与实践” 课程。
- 周游: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讲师,沟通与写作教研中心副主任,主讲 “中文基本技能训练” 课程。
- 巩晓琳: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教师,获 “第二届何建明创意写作奖” 理论组优秀奖。主讲 “短篇小说阐释与创作” 课程。
- 张志云: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教师,主讲 “中国现代诗歌经典导读” 课程。
- 杨毅: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主讲 “非虚构文学写作” 课程。
7. 咨询方式
- 电子邮箱:096111@t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