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发展与职业竞争力” 微专业
1. 概述
天津大学自 2025 ~ 2026 学年第一学期起开设 “生涯发展与职业竞争力” 微专业,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可自愿申请修读。
2. 基本信息
2.1 招生人数
“生涯发展与职业竞争力” 微专业招生人数如下:
- 北洋园校区:30 人
- 卫津路校区:30 人
2.2. 学制年限
生涯发展与职业竞争力学制微专业 1 年,最长修读年限 3 年。
2.3. 修读要求
适合天津大学对生涯规划、人生设计、职业发展领域感兴趣的 所有专业大二、大三、大四年级 本科生 免费 修读。
3. 专业介绍
3.1. 目标定位
“生涯发展与职业竞争力” 响应国家对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战略部署,聚焦新时代大学生生涯发展能力和人生设计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培养 具备职业规划实战能力、跨领域职业竞争力及终身学习素养 的复合型人才。
图片:“生涯发展与职业竞争力” 微专业目标定位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教务处)
本微专业坚持丰富知识理论与深入实习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毕业就业与实现人生长远发展相结合、点亮人生理想与支持国家战略相结合,融合 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学 等课程,采用 “四维融合”(学科交叉融合、校企深度融合、线下线上融合、主修辅修融合)培养模式和 “3(知识-能力-实践)×3(启蒙-赋能-转型)”矩阵结构 的课程设计,形成 "理论奠基-工具赋能-实践落地-职业适应-人生发展" 的立体化培养体系,助力学生完成生涯认知到岗位胜任、人生圆融发展的理念成熟和能力跃迁。
3.2. 培养目标
- 价值塑造: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和社会发展大势相容相嵌,树立新时代正确的 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 和 终身学习、发展 的理念。
- 知识学习:教授学生系统掌握 生涯规划理论、人生设计理论、职业探索方法、就业市场分析工具、求职应聘核心知识及相关政策法规。
- 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 自我认知与反思能力、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职业决策与规划能力、人生设计能力、领导与团队协作能力、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能力等,促进提升岗位胜任力。
- 实践应用:推动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真实的生涯探索、求职实践、行业实习、职业适应过程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职业方向:本微专业适应的职业领域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民企外企、教育机构等领域,适配 综合管理类、人力资源类、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类、就业指导类、教育培训类 等岗位。
- 升学赋能:本微专业的课程内容与 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心理学、文学 等研究生培养方向高度契合,可为报考相关交叉学科研究方向的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基础。
4. 课程体系
4.1. 课程设置
表格:“生涯发展与职业竞争力” 微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首届开课学期 | 教学方式 |
---|---|---|---|---|
择业指导 | 16 | 1 | 25261 秋季学期 | 线下授课 + 案例研讨 |
职业生涯规划 | 16 | 1 | 25262 春季学期 | 线下授课 + 小组作业 |
人生理想与设计 | 16 | 1 | 25261 秋季学期 | 线下授课 + AI 工具赋能 |
职业发展与领导力 | 32 | 2 | 25262 春季学期 | 线上授课 + 名企导师讲座 |
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翻转) | 32 | 2 | 25261 秋季学期 | 线上授课 + 线下翻转课堂 |
积极生涯与就业赋能 | 32 | 2 | 25262 春季学期 | 线上授课 + 团体辅导 |
行业实习和职场体验 | 16 | 1 | 25261 秋季学期 | 企业实习 + 校内导师跟踪 |
职业生涯成长实践 | 32 | 2 | 25261 秋季学期 | 实践项目 + 团体辅导 |
注:教学方式中标注 “线下课程” 的课程也可能采用 “线上课程” 的方式,具体以实际通知为准。
4.2. 课程地图
图片:“生涯发展与职业竞争力” 微专业课程地图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教务处)
4.3. 课程特色
“生涯发展与职业竞争力” 微专业课程内容采用 “3 × 3” 矩阵结构设计,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
- 纵向递进:遵循 “知识-能力-实践” 的纵向融合递进逻辑,形成完整学习闭环
- 横向贯通:遵循 “启蒙-赋能-转型” 的横向贯通逻辑,应对学生就业转型痛点
例如:
- 《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指导》是学校必修课,培养学生生涯认知和提升就业能力;
- 《人生理想与设计》采用人生建构理论促进学生就业准备和人生长远发展;
- 《职业发展与领导力课程》通过自我领导、团队领导到组织领导的递进式学习,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与未来适应力;
- 《积极生涯与就业赋能》注重培养学生就业积极心态和职场核心素养;
- 《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翻转)》重在强化学生就业和职场写作表达能力;
- 《职业生涯成长实践》《行业实习和职场体验》两门实践课重点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成长和职场经验积累。
5. 师资力量
“生涯发展与职业竞争力” 微专业教学团队由来自管理学、心理学、文学等专业背景的 校内教师 以及 外聘的行业专家 组成,专业背景涵盖生涯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文学、教育学等领域。
校内教师主要系统讲授 理论课程 和教授 实践课程,担任学生 学校导师;外聘行业专家包括来自于央国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知名企业等经验丰富的HR或专业人士,辅助讲授理论知识,开展实务指导,担任学生校外导师。
图片:“生涯发展与职业竞争力” 微专业校内师资团队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教务处)
6. 优势特色
6.1. 具有领先的教学体系
(1) “3 + 3” 课程设计与 “四维融合” 培养模式
“3(知识-能力-实践) × 3(启蒙-赋能-转型)” 课程设计构建科学的专业建设与立体的学习体验;学科交叉融合、校企深度融合、线下线上融合、主修辅修融合的 “四维融合” 培养模式使学生更有性价比完成微专业学习。
(2) 双师型教学与双导师制
打造 “高校教师 + 行业专家” 双师授课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习实践深度结合;为每名学生配备 1 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校内导师和 1 名校外导师,合力进行精细化培养。
(3) 生涯指导与人生设计
既有坚实基础的职业生涯规划、择业指导等 生涯指导类 课程,也有开拓创新的人生理想与设计(源于斯坦福大学生人生设计课且为 AI 赋能课程)、积极生涯与就业赋能等 生涯建构 的课程,还有职业发展与领导力、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翻转)等 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的课程。
6.2. 具有激励性的支持政策
(1) 优秀学生荣誉激励
设立生涯发展与职业竞争力 微专业优秀学生荣誉称号,按照一定比例评选优秀学生并进行表彰鼓励。
(2) 竞赛赋能支持激励
组织学生参与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竞赛和项目,安排国赛金奖指导教师为学生进行赋能指导,对进市赛、国赛的选手提供立体的培训、指导等支持。
(3) 实习就业机会激励
选拔学生到知名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实践,优先推荐 修读本微专业的毕业生到相关意向企业工作,帮助毕业生对接校友资源。
图片:“生涯发展与职业竞争力” 微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公司

(图片来源:天津大学教务处)
6.3. 具有实力性的保障资源
(1) 学校师资与外聘行业专家
学校师资基本具有 副高以上职称,且为 实战型教师,具有丰富的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工作经验及相关咨询经验;外聘行业专家均为知名用人单位的资深专业人士。
(2) 校内场景与校外场域
校内教学在教室内多进行 小班分组授课,辅导员工作室和就业活动室有效赋能教学;校外 合作企业、友好企业 众多,为学生实习实践、就业等提供有力支持。
(3) 班级管理与学生服务
为每个班级安排专门的辅导员、班主任和教务员,建立积极、团结、共进的班级文化,保障学生得到高质量的服务。
7. 报名信息
7.1. 报名时间
2025 年 7 月 28 日 13:00 至 2025 年 8 月 6 日 13:00 。
7.2. 咨询方式
- 咨询电话:13821261361
- 咨询微信:13821261361(微信号)
- 联系邮箱:songlib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