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2025级新生群:646938821( )提供 侵权必究

“人工智能设计” 微专业

作者:于海泉   最后编辑于: 2025-8-01 00:05  浏览量:101

1. 概述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自 2025 ~ 2026 学年第一学期起开设 “人工智能设计” 微专业,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可自愿申请修读。

2. 基本信息

2.1. 招生人数

“人工智能设计” 微专业面向天津大学在读本科生招生,上限 20 人。

2.2. 修读要求

“人工智能设计” 微专业每学年开设一期,无专业和先修课程要求。微专业部分课程采用 线下教学 方式,部分课程采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方式(课程中标注 “翻转”)。学生需在 4 年内总计修满 12 学分,即可获得天津大学 “人工智能设计” 微专业证书。

3. 专业介绍

3.1. 目标定位

拥抱数智浪潮引领设计变革,响应国家 “数智赋能” 战略,应对产业升级对 “设计 + AI” 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天津大学依托顶尖学科优势推出 “人工智能设计” 微专业,精准对接 智慧城市健康人居环境与产品智能产品与装备数字展示与交互 等前沿领域的重大需求与广阔机遇。

3.2. 培养目标

“人工智能设计” 微专业突破传统学科界限,创新构建 “设计 + AI” 双轨融合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协商掌握 “设计素养 + AI 技能 + 实践能力 ” 三维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通过跨学科协作、项目驱动式学习与真实场景实践,系统赋能学生具备:

  • 洞悉复杂设计问题的能力
  • 驾驭数据驱动决策的能力
  • 生成智能解决方案的能力
  • 践行以人为本设计的能力

毕业生将具备:

  • 复杂任务智能解析力: 精准识别设计问题,构建场景模型,并运用AI技术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
  • AI 驱动的智能生成力: 运用人工智能生成创新解决方案,优化交互设计;
  • AI 赋能的设计整合力: 在设计全流程中灵活应用AI逻辑、工具与方法,实现空间数据高效可视化与处理。

通过系统训练,学生将显著提升在 数字化设计智能设计场景体验优化 等关键领域的综合能力,成为能驾驭 智能技术 解决复杂任务挑战的未来设计引领者。

4. 课程体系

4.1. 设计思路

“人工智能设计” 微专业由 建筑学院 牵头,联合 人工智能学院自动化学院机械学院教育学院 的优势师资力量共同搭建的教学平台和课程体系。微专业弥合 “设计 + AI” 人才鸿沟,打破学科界限,创新构建 “设计 + AI” 深度融通的课程体系:

  • 筑牢双基: 从《人工智能应用基础》奠定技术根基,到《设计心理学》深化用户洞察。
  • 强化伦理与人文: 通过《人工智能设计伦理(翻转)》《艺术与人文(翻转)》课程,培养负责任的创新思维与深厚人文底蕴。
  • 聚焦前沿应用: 开设《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新设计》《基于人工智能的健康设计》《 AIGC 创新设计工具与方法》《设计大数据》等课程,直击智慧城市、健康人居、生成式设计等未来场景。

4.2. 核心课程

图片:“人工智能设计” 微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人工智能微专业课程.png

注:
① 限于不同学期的课程开设学院不同,校区不通,请学生选课充分考虑时间安排和交通等因素;
② 由于部分课程为 全校性通识选修课,有意向的学生需要根据学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课事宜;
③ 部分课程采用 线下教学 方式,部分课程采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方式(课程中标注 “翻转”);
④ 课程考核根据课程教学安排以相应的考试、大作业、设计等方式结课,确保教学效果的可检验性。

4.3 学分要求

学生需在 4 年内总计修满 12 学分(含 人工智能设计理论 最低 6 学分,人工智能设计和实践 最低 6 学分),即可获得天津大学 “人工智能设计” 微专业证书。

5. 优势特色

5.1. 激发前沿兴趣

“人工智能设计” 微专业站在 “ 设计 + AI ” 创新前沿,探索用智能技术解决智慧城市、人机交互、虚拟空间等复杂问题,将创意转化为智能方案。

5.2. 弥补关键短板

  • 创新设计类学生:系统掌握 AI 核心技能(数据分析、算法、建模),摆脱 “不懂 AI” 困境。
  • AI / 计算机类学生:培养设计思维,理解空间问题,实现技术到场景应用的跨越。

5.3. 引领行业变革

紧抓设计行业 AI 转型浪潮,获得驱动空间设计、产品设计、视觉设计、服务设计等领域智能化升级的关键能力,成为行业先锋。

5.4. 开拓高潜就业

证书助学生横跨两大领域:

  • 升级传统:胜任智能化设计、数字设计、数据分析等核心新兴岗位
  • 进军新兴:抢占智慧城市、人机交互、数字孪生、虚拟空间等前沿蓝海

5.5. 铸就复合优势

锻造 “设计素养 + AI 技能 + 实践能力” 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适应未来、创新力强、不可替代的顶尖复合型人才。

6. 适合对象

“人工智能设计” 微专业适合以下类型的学生:

(1) 具备创新设计基础的学生

专业知识:扎实的本专业设计基础知识与技能(如设计原理、设计流程、设计软件等)
逻辑思维:良好的逻辑分析与问题分解能力
学习意愿:对人工智能技术有强烈兴趣和学习动力
加分项:基础的数学(如概率统计)、编程入门知识

(2) 具备人工智能基础的学生

技术基础:扎实的编程能力、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对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概念有基本了解
求知欲:对设计、艺术、空间环境、人类行为等有好奇心,渴望理解技术应用的场景和对象
沟通能力:良好的跨学科沟通与合作意愿
加分项:对用户体验、人机交互、可视化等有一定兴趣或了解

7. 咨询方式

图片:“人工智能设计” 微专业咨询群 2025 二维码

人工智能设计微专业咨询群2025

相关阅读